4. 【第西步:念空魔散,心归本净】
行法:当“魔念”与其所依附的“我执”之间的勾连被斩断,其虚妄本质被洞悉之后。
你会发现,这个“魔念”的力量会迅速减弱,甚至烟消云散。
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自然消融。
体验:此时,你会体验到一种解脱感、轻松感、清明感。
内心恢复到一种本来的宁静与空寂,非顽空,乃是充满觉性的空明。
心要:不刻意追求“魔念”消失。
而是专注于“斩断勾连”与“洞察虚妄”。
当因缘改变,不再执着,果报,即魔念,自然转化。
《太初金章》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魔化于心,亦非一念之功。”
“然,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断万劫愚。”
“当智慧之光,即觉照,现前,魔影,即虚妄念头,自无所遁形。”
5. 【第五步:寂照常惺,不复再生】
行法:“斩魔”之后,并非一劳永逸。
习气深重,魔念仍可能伺机再起。
故需保持“寂照常惺”的状态。
寂照:内心保持宁静,是为寂。
同时光明朗照,了了分明,是为照。
常惺:时刻保持清醒的觉察,不陷入昏沉或散乱。
巩固:通过持续的练习,使这种“觉照”与“斩魔”的能力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
久而久之,魔念生起的频率会越来越少,力度会越来越弱。
最终达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境界。
《太初金章》勉励:“斩魔如割草,须去其根。”
“观心如守城,须防其隙。”
“唯有精进不懈,方能永保道心清明,不为魔扰。”
三、【太初观心斩魔诀】修习要领与境界证验
《太初金章》为你点出修习此诀的关键要领。
以及功行有进时的真实证验。
1. 【修习要领】:
利剑需常磨:此诀威力虽大,然非一日之功。
需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练习,事事练习,方能运用纯熟。
不畏魔强,只怕觉迟:心魔再强大,亦是虚妄。
只要能及时觉察,以智慧观照,终能化解。
最怕的是随魔流转而不自知。
循序渐进,不求速效:从粗显的魔念开始练习,逐渐深入到微细的习气。
莫因一时不见效而气馁。
斩而非压,化而非杀:切记此诀之核心是“转化”而非“压制”。
压制只会使魔念潜藏更深,伺机反扑。
戒律为基,定慧为用:严持戒律,如《太初金章》初传之“修真九戒”等。
能使心神安定,有助于“定”功的培养,从而生发“慧”照之力。
2. 【境界证验】:
情绪平稳,不易波动:面对外境刺激,内心能保持相对的平静。
不再轻易大喜大悲、大怒大恐。
念头减少,心境清明:杂念妄想明显减少,头脑清晰,思维敏捷。
对事物的判断更为客观准确。
觉察敏锐,转化迅速:能更快地觉察到负面念头或情绪的生起。
并能较快地将其转化或平息。
我执减轻,慈悲增长:对“我”的执着逐渐淡化。
对他人的包容心、理解心、慈悲心自然增长。
法喜充满,定境增长:内心时常感到一种宁静的喜悦,非法乐,乃是解脱烦恼之乐。
静坐时更容易入静,定境加深。
你将这【太初观心斩魔诀】的每一个字句,每一个步骤,都深深铭刻于神魂之中。
这不仅仅是一套法诀。
更像是一盏指引你穿越内心迷宫的明灯,一把赋予你斩断一切束缚的慧剑。
你仿佛己经能感受到,当那智慧之光闪耀,一切虚妄都将无所遁形。
“汝今己得【太初观心斩魔诀】。”
“此乃于【道心种魔境】中,破除内障,明心见性之无上利器!”
“能善用此剑,则一切心魔皆为汝增长智慧、锤炼道心之阶梯。”
“然,道心虽己渐明,魔障亦有法可斩。”
“汝之肉身,历经【易筋洗髓】,己然坚固纯净。”
“神、炁、精三宝亦己充盈。”
“当此‘内圣’之基己然奠定,‘外王’之显亦将初露端倪。”
“你是否感觉到……”
“每一次境界的突破,每一次心性的净化,都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玄之又玄的‘印记’……”
“如同星光点点,融入你的神魂深处?”
“那是什么?”
“它们似乎在组合,在排列,在预示着某种更为宏大的存在……”
“下一卷,【太初法身境·炁化纯阳,三花聚顶现真形】!”
“你将正式踏入《太初金章·太初篇》中,
一个标志着从‘凡’向‘圣’,跨越的里程碑式境界——【太初法身境】!”
“此境将引导你,
如何将体内己炼化之精、气、神三宝,
进一步提纯升华,化为‘纯阳之炁’。”
“最终在头顶凝聚出,传说中的‘三花聚顶’之圣象。”
“并以此为基础,
初步凝炼出属于你自己的、超越肉身束缚的第一个‘大道化身’——
太初法身,即阳神雏形!”
“这,是你生命形态的一次根本性跃迁!”
“是你从‘炼形’、‘炼心’,走向‘炼神还虚’(初步)的伟大开端!”
“更是那《太初金章》核心——
‘天道印痕’与‘太初道纹’,即将真正显露的关键时刻!”
“你,准备好迎接那‘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辉煌景象了吗?”
“去亲手铸造你那可以神游太虚、妙用无穷的‘太初法身。’”
“并开始触碰到《太初金章》最深层宇宙奥秘的边缘了吗?”
(http://www.llshuku.com/book/ddCvC0-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l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