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己对“下丹田”这一人身至宝有了深刻的认知,
并明了其在《太初金章》修炼体系中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之后。
金章的智慧光芒继续流淌,引领你进入实际的“聚炁”阶段。
“识穴为明理,聚炁乃筑基之始。”
《太初金章》的声音平静而庄重。
“采得之先天一炁,若如散兵游勇,飘忽不定,则难以形成合力。”
“更无法为后续‘炼化’提供充足‘原料’。”
“此章,授汝【太初聚炁归元诀】。”
“核心在于‘意守丹田’之火候与‘真炁归元’之导引。”
“助你将己采之炁,稳固汇聚于下丹田这个‘炁穴’之中,
如群星拱月,凝成一点最初的‘能量光核’!”
你心神凝聚。
深知此步承上启下,是将“外来之炁”真正转化为“自身之本”的关键。
一、【太初聚炁归元诀】:意守为引,丹田为家。
此诀之精髓,在于运用“真意”的导向和丹田的“容纳”特性,使散在的炁自然汇聚。
1.“采炁之后,意守丹田”:
每次依照【太初采炁真诀】采纳“先天一炁”之后,并非万事大吉。
此时,炁可能尚浮于经脉表面,或暂存于其他窍穴,并未真正沉入下丹田深处。
收功之前,务必增加“意守丹田”的环节。
将你的“真意”,轻柔地、持续地“关注”于下丹田区域(参照上一章的定位法)。
《太初金章》提示:“意之所至,炁亦至焉。”
“此守,非死守,乃‘照’也,如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和煦。”
观想下丹田是一个温暖、空旷、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家”。
所有在外的“游子”(先天一炁)都渴望回归此处。
2. “百脉归元,炁入丹鼎”:
在“意守丹田”的同时,配合观想。
观想那些被你采入体内,可能散布于周身百脉,或停留在眉心、胸口等处的“先天一炁”。
化为一丝丝、一缕缕的金色(或白色)光线、暖流。
受到下丹田那“家”的召唤和吸引。
自动自觉地、缓慢轻柔地向着下丹田区域汇聚、流入。
如同万千溪流,最终汇入浩瀚的海洋(气海)。
《太初金章》描述此景:“如磁石吸铁,如孩儿归母。”
“自然而然,不假强为。”
若采炁时主要以丹田为门户,则此步更为顺畅,只需将炁“沉淀”得更深即可。
若曾借用眉心或其他窍穴采炁,则此“归元”导引尤为重要。
3. “勿忘勿助,静待凝结”:
此为“意守丹田”的最高心法,源自古圣先贤的智慧。
“勿忘”:意念不可完全离开丹田,要保持一丝若有若无的“觉照”。
忘记了,则炁无所主,易于耗散。
“勿助”:不可用意念去“搅动”丹田之炁,不可追求快速凝聚。
不可强行使其产生某种形态或感觉。
过度干预,反而会扰乱炁机自然运化。
《太初金章》强调:“此‘守’如孵卵。”
“母鸡伏于蛋上,给予温暖(勿忘),却不主动啄开蛋壳(勿助)。”
“时候一到,小鸡(炁机凝炼)自会破壳而出。”
保持这种“中和”的意守状态。
丹田内的“先天一炁”会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自行沉淀、压缩、凝聚。
二、聚炁过程中丹田的内景与体感变化(循序渐进):
随着聚炁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下丹田区域会逐渐出现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和能量层面的变化。
1. 初步:“温热感”增强与扩展:
最初,可能只是采炁时的一丝微热。
随着聚炁,这股温热感会变得更加明显、稳定,并逐渐从一个点扩展为一个区域。
仿佛小腹内放置了一个“暖宝宝”,持续散发着舒适的热量。
此热非凡火之燥,乃真阳之煦,能温养脏腑,祛除寒湿。
2. 进阶:“充实感”与“感”:
当炁越聚越多,丹田区域会从原先的“空虚”感,转变为一种“充实”甚至“”的感觉。
仿佛一个气球被缓缓吹起,但没有胀痛不适,反而是一种踏实、有力的感觉。
此时,你会感觉精力比以往更为充沛,腰腹部更有力量。
3. 再进阶:“微光感”或“气旋感”:
当炁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通过“玄鉴内观秘要”。
你可能会“看”到或“感应”到丹田内部出现柔和的“光”。
可能是乳白色、淡黄色、金色,或透明的光晕。
此光初时微弱,如萤火虫。
久之则可能凝聚成一团光球。
或者,你会感觉到丹田内的炁在自行旋转,形成一个微小的气旋。
《太初金章》提示:“此乃真炁凝聚,阳气汇集之象,是丹田‘开府’的初步征兆。”
4. 偶发:“跳动感”与“肠鸣矢气”:
聚炁过程中,丹田或腹部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跳动感,如脉搏或胎动。
也可能伴随肠鸣音增强,或排气增多(矢气)。
《太初金章》解释:“此为真炁鼓荡,推动肠胃蠕动,排除体内浊气、宿便之佳兆,不必惊慌。”
《太初金章》再次强调个体差异:“以上种种,仅为常见之验。”
“各人显现,或快或慢,或显或隐,皆属正常。”
“以自身感觉舒适、精神日佳为准,不以他人境界为标杆。”
三、聚炁的注意事项:
1. 循序渐进,不可贪多:
每次采聚之炁,以丹田感到微温微胀,精神愉悦为度。
不可强求一次聚满,以免“虚不受补”或导致气滞。
2.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聚炁如同储蓄,非一日之功。
每日坚持修习,哪怕每次进步微小,日积月累,亦能汇聚可观的能量。
3. 活子时采聚效果更佳:
在自身“活子时”或天地炁机旺盛之时采炁、聚炁,往往事半功倍。
4. 辨别真伪感觉:
聚炁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感觉,都要以“平常心”待之。
用智慧分辨其是生理自然反应,还是炁机真实变化,亦或是心魔幻扰。
以《太初金章》所授为准绳。
你细细揣摩着这“聚炁归元诀”的每一个字眼。
尤其是“勿忘勿助”西字,仿佛蕴含了天地间至高的中庸与平衡智慧。
你明白了,聚炁丹田,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掠夺”,而是一场耐心细致的“耕耘”。
你开始在每一次采炁之后,更加专注于这“意守丹田”的功夫。
感受着那一丝丝先天之炁,如百川归海般融入下丹田这个温暖的“家”。
体验着丹田从虚空到温热,从温热到充实。
那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带给你莫大的鼓舞与喜悦。
“丹田炁初聚,如星火燎原之始,亦如万里长征第一步。”
金章的声音带着一丝欣慰。
“然,炁虽己聚,却如新开之源泉,尚需善加‘涵养’。”
“方能源远流长,不致干涸。”
“同时,聚炁之后,亦需懂得‘节流’。”
“以防辛苦积攒之能量无谓耗散。”
“下一章,【养炁法·开源节流,固本培元寿无疆】!”
“金章将为你揭示,在成功聚炁之后,如何通过正确的‘养炁’之法,使其持续增长、壮大。”
“以及如何通过‘节制欲望’、‘调和情志’等‘节流’手段,最大限度地保存这珍贵的‘生命火种’!”
“这,是你从‘拥有能量’到‘善用能量’,从‘筑基’到‘固本’的智慧升华!”
“你,准备好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丹田宝库’的守护者与经营者了吗?”
(http://www.llshuku.com/book/ddCvC0-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l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