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先天五太:太初遗珠,万古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法身凝练诀·身外有身,太初道炁化真形!(上)

 

在你己然了悟“三花聚顶”之玄妙,亲证顶上三光照耀九宸的辉煌景象之后,

《太初金章》的智慧光芒,如同一道自宇宙核心投射而来的创生之光,

为你揭示【太初法身境】中最为核心、

最具颠覆性的修炼法门——法身凝练诀。

“三花聚顶,乃精气神三宝,

高度凝炼升华之极致体现,是汝一身修行之精华所在。

此三花,

如混沌初判时之‘太极’,内蕴无穷生机与造化,

是凝聚‘太初法身’的,唯一‘真种’与‘神丹’。”

“【太初法身】者,非指凡俗肉身,亦非虚无缥缈之幻影。

乃是以汝顶上三花所化,纯阳道炁与元神精华为核心,

以汝强大的‘真意’,与坚定的‘道心’为神工鬼斧,

在汝之上丹田(泥丸宫)内,或于肉身之外特定空间,

逐步孕育、凝炼、塑造而成的一个与汝肉身形象相似,

但完全由纯粹能量,与灵性构成的‘第二生命体’。”

“此法身,亦称‘阳神’,因其纯阳无阴,光明剔透。

亦称‘道胎’,喻其初凝如胎儿,需温养方能成长。

亦称‘真形’,相对于肉身此一‘幻形’而言。

一旦凝成,便意味着汝初步超越了肉身的束缚,拥有了‘身外有身’之能,

为未来神游太虚、分身化影、乃至‘与道合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此章,金章为汝秘授【太初法身凝练秘诀】。

此诀乃是《太初金章·太初篇》中,由‘内丹成就’转向‘外丹显化’的关键一步。

此内外非指丹药,乃指修行成果之内在圆满与外在妙用之初显。

是汝生命形态的一次根本性跃迁。

能悟此诀,勤修不辍,则仙凡之隔,将由此划分!”

你心神震撼,对这“身外有身”的【太初法身凝练秘诀】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期待,

与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

这不再是身体机能的改善或能量层级的提升,

而是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一个可以独立于肉身存在的“灵性生命”。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伟力!

一、【太初法身凝练秘诀】总纲:

三花为种,神意为工,道心为炉,虚空为室。

《太初金章》首先为你阐明凝炼法身的核心纲要,

让你明了此过程之原理与关键。

1. 【三花为种,能量之源】:

核心:顶上三花,是凝聚法身的“先天真种”。

其中蕴含的纯阳精炁神,是构成法身的“基本粒子”与“生命能量”。

若无三花聚顶,则法身凝练无从谈起。

《太初金章》示:“无种则无苗,无苗则无果。三花者,法身之父母,阴阳之精华也。”

2. 【神意为工,塑造真形】:

核心:强大的、专注的、清明的“真意”,

是塑造法身形态的“工匠”。

法身的形象、大小、乃至初步的“五官七窍”,

皆由神意在凝炼过程中“精心雕琢”而成。

《太初金章》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法身之相,亦由心造。

然此心非妄心,乃与道相应之真心、真意。”

3. 【道心为炉,温养道胎】:

核心:坚定不移的“道心”,是保护、温养初生“法身”(道胎)的“恒温丹炉”。

道心若不稳,则法身易散;

道心若纯净,则法身易成。

《太初金章》强调:“法身初凝,如婴儿新诞,脆弱不堪。

需以慈悲、清净、无畏、精进之道心时时护持,方能使其茁壮成长。”

4. 【虚空为室,孕育之地(或上丹田)】:

核心:法身的凝炼,通常选择在上丹田(泥丸宫)这个“元神之府”、“天谷玄关”之内进行。

此处最为清净,最易与先天道炁感通。

亦有功深者,可在肉身周围特定“虚空场域”中凝炼。

《太初金章》示:“上丹田为泥丸天宫,内有乾坤。

于此孕育法身,如龙归大海,虎卧深山,最为安稳妥当。”

二、【太初法身凝练秘诀】具体行功步骤:

《太初金章》为你详述凝炼法身的具体步骤。

此过程需在深度禅定、身心泰然的状态下进行,

切忌急躁与强求。

1. 【第一步:三花合一,化为道炁金丹(凝种)】

行法:入静,内视顶上三花(人花、地花、天花)。

以轻柔而专注的神意,引导此三朵光华之花,

在上丹田(泥丸宫)内缓缓旋转、融合。

观想:观想三花在融合过程中,其光芒愈发璀璨、纯净,

最终化为一颗龙眼大小、光芒西射、仿佛有生命搏动般的“道炁金丹”(或称“黍米玄珠”、“太一含真丹”)。

此丹即是法身之“真种”。

心要:此过程完全是“神意”的轻柔引导,

不可用意念强行“挤压”或“揉捏”。

一切以自然舒适为度。

《太初金章》曰:“三返九还,丹始凝焉。

此丹一成,则法身有根,长生有份。”

2. 【第二步:金丹放光,神意塑形(育胎)】

行法:当“道炁金丹”稳定后,继续以神意内照此丹。

观想此丹开始向外放射出柔和而强大的光芒。

塑形:以神意为“刻刀”,引导这放射出来的光芒,

参照自身肉身的形象,

在“道炁金丹”的周围,逐步“勾勒”、“凝聚”出法身的雏形——

先有头部,再生躯干,后具西肢。

心要:此“塑形”过程极为精微,需耐心与定力。

初时法身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光影人形,不必强求其立刻清晰。

神意的重点在于“凝聚光炁形”,而非“想象一个假人”。

《太初金章》示:“道本无形,因心造境。

法身之相,随愿而成。

然以自身为本,最为稳妥。”


    (http://www.llshuku.com/book/ddCvC0-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l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