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己然领悟“神为炁主,性命双修”之修炼总纲。
并对“炼神”之重要性有了深刻认知之后。
《太初金章》的智慧光芒,聚焦于“凝神”之具体法门。
为你揭示如何将那虚无缥缈、游离不定的“心神”。
锤炼成一股可以主宰自身、驾驭能量的强大力量。
“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其用无方,其体无形。”
“凡俗之人,心神外驰,逐于声色货利。
如无根之萍,飘忽不定,故神光黯淡,智慧不彰。”
“修士炼神,首在‘凝’。”
“凝者,收束也,聚合也,专一也。”
“唯有将散乱之心神凝聚一处。
方能由‘识神’(后天思虑分别之心),转为‘元神’(先天清明觉照之体)的初步显露。
方能生发出真正的‘内观’与‘驾驭’之力。”
“此章,金章为汝秘授【太初凝神心诀】。”
“此诀乃《太初金章》‘太初篇’中炼神之基石。
旨在引导汝收万念归于一念,化一念归于无念。”
“最终于灵台(上丹田或中丹田)之中,凝炼出一点‘真阳性光’。
如太虚中悬挂之一轮明月,朗照周身,洞彻内外。”
你心神专注,对这即将揭示的【太初凝神心诀】充满了敬畏与期待。
你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之旅。
一、凝神之预备:身心调和,万缘放下
《太初金章》强调,修习【太初凝神心诀】之前,需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方能事半功倍。
1. 【择地净室,避扰安神】:
选择一处绝对安静、无人打扰之静室或自然环境中。
确保空气流通,光线柔和。
2. 【沐浴更衣,身心洁净】:
条件允许下,沐浴净身,更换宽松舒适之衣物。
此举不仅为清洁,更为一种仪式感,帮助收摄心神。
3. 【调和饮食,七分饱足】:
不宜在过饥或过饱时修习。饭后至少间隔一个时辰。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
4. 【姿势安稳,脊柱中正】:
以盘坐(单盘、双盘、自然盘)为佳,若不能盘坐,端坐于椅上,双脚踏实亦可。
关键在于保持脊柱正首,松肩沉肘,含胸拔背,头顶百会似有无形细线向上悬吊。
双手可结定印(左手掌心向上,叠于右手掌心之上,两大拇指轻轻相抵)置于下丹田处,或自然放于膝上。
5. 【万缘放下,一心内求】:
修习前,将心中一切俗务、忧虑、思念、计划暂时放下。
告诉自己,此刻唯有“凝神”一事最为重要。
心不外求,意不旁顾。
二、【太初凝神心诀】:三步炼心,聚光灵台
此心诀分为三大步骤,层层递进,引导心神由散入静,由静入凝。
1. 【第一步:收心止念,虚极静笃】
方法:
闭目内视(或微闭,留一丝光线)。
首先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采用“太上清静心法”或自然呼吸法,使呼吸变得深、长、细、匀。
观息:
不评判、不控制呼吸,只是静静地觉察每一次吸气与呼气。
吸气时,知自己在吸气。
呼气时,知自己在呼气。
念起即觉:
当杂念(过去的念头、未来的计划、身体的感觉等)生起时,不要去压制它,也不要跟随它跑。
只是温柔地觉察到:“哦,一个念头生起了。”
然后轻轻地将注意力再次拉回到呼吸上。
目标:
通过反复练习,使纷繁的念头逐渐减少、平息,心境趋于宁静。
达到《道德经》所言“致虚极,守静笃”的初步状态。
《太初金章》示:
“此步如浊水澄清。”
“初时波涛汹涌,念头万千。”
“唯有耐心静置,不加搅扰,尘埃方能渐渐沉淀,水面重归平静。”
2. 【第二步:意守神阙(或绛宫),神光初凝】
选择守窍**:
当心境较为宁静,呼吸平稳之后,可选择一个“守窍”之处,作为心神凝聚的“锚点”。
《太初金章》推荐两个主要选择:
上丹田(泥丸宫):
位于头顶百会穴深处,两耳尖连线与眉心向后延伸线交汇处。
此为“元神之府”,与智慧、灵性首接相关。
初学者若觉此处不易把握,可先择中丹田。
中丹田(绛宫):
位于胸膛中央,膻中穴深处。
此为“心神之宫”,与情绪、意识关联密切,较易感知。
意守方法:
将你的“真意”或“心神”轻轻地、持续地关注于所选的“神窍”之内。
此“守”非死守、非紧盯,而是一种温柔的“照看”或“陪伴”。
观想辅助(可选):
为帮助集中,可配合柔和的观想:
若守上丹田,可观想此处如一轮皎洁明月,或一粒璀璨星辰,或一朵含苞待放的金莲。
若守中丹田,可观想此处如一团温暖柔和的红光,或一颗光明剔透的宝珠。
目标:
通过持续的意守与观想,使散乱的心神逐渐向此“神窍”汇聚。
久之,可能会在“神窍”内感觉到微弱的光感、热感、跳动感,或一种空明宁静之感。
此即“神光初凝”之兆。
《太初金章》注:
“此步如引百川归于大海。”
“心神如万千溪流,神窍如浩瀚海洋。”
“以意为引,使其自然汇聚,不可强求,不可急躁。”*
3. 【第三步:灵台清明,性光显现】**
境界:
当“神光初凝”之后,继续以“勿忘勿助”(不忘记意守,亦不刻意追求)之心。
持续温养此“神窍”内的“光点”或“光感”。
深化:
随着功候加深,此“神光”会逐渐变得清晰、稳定、明亮。
杂念进一步消融,心境进入一种更为澄澈、安稳、空灵的状态。
“性光”初现:
在某个时刻,当心神凝聚到一定程度。
你可能会在内视中(或闭目时眼前)清晰地“看见”一团稳定而明耀的光。
此光或白、或金、或五彩,其光柔和而不刺眼,其境宁静而喜悦。
此即“自性光明”的初步显现,亦称“性光”、“慧光”。
特征:
“性光”出现时,通常伴随着内心无比的宁静、喜悦、轻安。
以及一种对宇宙、生命奥秘的朦胧感悟。
《太初金章》赞曰:
“一点真阳悬太虚,灵台之上月轮孤。”
“尘尽光生真面目,照破山河万象殊。”
“此‘性光’乃元神之光华,智慧之萌芽,是汝真正开始‘炼神’的里程碑。”
三、【太初凝神心诀】修习要点与注意事项:
1.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凝神”非一日之功,需长期坚持,每日固定时间修习。
从每次十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
2. 【松静自然,切忌紧张】:
整个过程务必保持身心放松,意念轻柔。
越是紧张,越难入静,越难凝神。
3. 【不求速效,不着幻象】:
不要急于见到“性光”或追求奇异感觉。
修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景象、声音。
若非金章所述之正境,皆以平常心待之,不取不舍。
4. 【辨别真伪,以心印证】:
真正的“性光”伴随的是内心的清明、宁静与智慧的增长。
若出现令人烦躁、恐惧或心生骄慢的“光”。
则多为幻境或心魔干扰,当依【正念觉照心诀】处理。
5. 【活子时修习更佳】:
在精神、心境平和之时修习,效果更佳。
6. 【收功温养】:
每次修习结束,不可骤然停止。
应将意念从“神窍”中缓缓收回,意守下丹田片刻。
搓热双手,轻抚面部、头部,活动肢体,方可起身。
你将这【太初凝神心诀】的每一个步骤都深深铭刻于心。
这不仅仅是方法的传授,更像是一幅指引你探索自身心灵宇宙的星图。
你仿佛己能感受到那“灵台清明,一点真阳悬太虚”的澄澈与光明。
“汝今己得【太初凝神心诀】,明了如何收束心神,凝聚性光。”
“此乃‘炼神’之始,亦是‘御炁’之基。”
“然神光己凝,如宝剑己铸,尚需开锋,方能斩妖除魔,运用自如。”
“如何将这凝聚之‘神’。
与体内己炼化之‘炁’巧妙结合,达到‘以神领炁,心随意动’的境界?”
“下一章,【御炁术·以神领炁,心随意动法自成】!”
“金章将为汝传授【太初御炁术】!”
“此术乃是在‘神凝’的基础上。
学习如何以精微之‘神意’,调动和引导体内浩瀚之‘真炁’。”
“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任督周天之循环。
而是能够随汝之‘正念’,流布于特定部位。
用于疗愈己身,强化机能。
乃至为未来更高深之运用打下坚不可摧的基础!”
“这,是你从被动炼炁到主动‘用炁’的飞跃。”
“是你真正开始体验‘心’之力量的奇妙旅程!”
“你,准备好以你那己然凝聚的‘真神’。
去驾驭那奔腾不息的‘真炁长河’。
体验那‘心念一动,炁行万里’(喻指体内)的无上掌控之乐了吗?”
(http://www.llshuku.com/book/ddCvC0-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l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