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佳音热的扯着小肚兜儿,也是烦躁。
长的太胖,这时候可看出缺点了。
她的腿弯股沟,都是汗珠子。已经长了湿疹,痒的不舒服。
李老太难得没看出孙女难受,继续犯愁。
“这可怎么办呢,家里这么多地呢。若是旱灾,收不到粮食可就坏事了。”
“啊,啊!”佳音想说家里赶紧屯粮。
但她不会说话啊,只能从空间里拿出一把高粱。
这还是当初偷的种子,剩了这么一点儿。
老太太生怕扎了孙女,赶紧起身收拾。
末了握着这把高粱想了想,她又摸出了钱匣子。
家里人多,吃饭多,赚钱也不少。
留出二十两备着急用,其余能动用的,还有五十两出头。
这时候开始屯粮,起码要买够家里人吃一年的粮食,做好秋日时候颗粒无收的准备。
坚持到明年春天,野菜出来,才能松口气。
李家老少十几口,加隔壁六个老爷子。就是一日两餐,七分饱,也要两千多斤粮食…
这五十两买最便宜的高粱,也是勉强。
佳音舍不得奶奶犯愁,赶紧往她怀里挤,想要奶奶别担心,还有她这个坚强后盾呢。
果然,老太太抱了孙女在怀里,勉强安心一些。
有孙女这个宝贝疙瘩在,关键时候总不能让家里饿死人吧?
但该做的打算还是要做,不能都指望孩子。
第二日一早,吃了饭,李老太就喊了老二和老三,还有陶红英和赵玉茹。
“我瞧着这天气不好,今年怕是要大旱。村里人家都有去年留下的口粮,就咱们家没有。我想着,还是要进城多买点儿粮食回来备着。”
李老二和李老三都是点头。
“我们瞧着也不太好,万一真是有旱灾,起码家里不能饿着。”
李老太拿了银子出来。
“这是咱们家大半银子。都买了粮食吧,给福妞儿买二十斤白米。其余什么便宜,什么顶饿买什么。”
李老二拿了银子,就和李老三出去套车。
陶红英和赵玉茹也心慌,赶紧说道。
“娘,我们去山上挖野菜,晒晒放起来。到时候放进粥里,也能顶饿。”
“行,去吧,别进林子太深。”
婆媳几个正说话,院里李老二和李老三已经惊喜嚷起来,“娘,老四回来了!”
李老太赶紧抱了孙女出去,果然,李老四风尘仆仆从院外进来。
他的衣衫脏的厉害,头发乱糟糟,嘴唇也干裂起皮了。
这可比之前出门时候,狼狈太多了。
陶红英心疼的一把接过行李,问道。
“这次走镖很辛苦吗,怎么累成这个样子!”
李老四摆手,“给我拿两壶凉茶,我是快马赶回来的!”
陶红英听这话就知道出事了,赶紧扔了行李去灶间。
佳音也心疼爹爹受苦了,但更好奇南边什么情形,她也没闹着要抱抱,窝在奶奶肩头,老实又乖巧。
李老四进了屋,被众人围着,咕咚咚喝了两壶凉茶,他这才说道。
“娘啊,南边不好。我们这次走出去一千里,沿途所有州府县城都没下过雨。
听说有的地方,自从去岁收完粮食就没见过一点雨雪。先前耕种都是勉强,如今根本没出苗。”
众人都是听得脸色难看,若是只有京都附近干旱,还好说。
毕竟是天子脚下,天武王朝地域庞大。
南边那些州府丰收,随便送些粮食过来就够了。
但这般看来,南边也是自顾不暇了,甚至比京都附近还要旱,今年绝产已经可以预见了。
“听说咱们家这里也没下过雨?”
李老四叹气,说出想了一路的法子。
“娘,咱家要赶紧买粮了。咱家刚落脚,没有去年的粮底子。不能怕花银子,要赶紧屯粮。”
李老二点头,赶紧应声。
“娘给了银子,我们正要去城里买粮食呢。”
(http://www.llshuku.com/book/KKuuv0-10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llshuku.com